抖空竹、高高跷、天桥中幡……7月5日,这些难得一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齐聚长春水文化生态园,也正式拉开了第三届消夏避暑全民休闲季暨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非遗表演及传统手工艺项目展示活动的序幕,并持续到7月7日。
在长春水文化生态园北露天沉淀池、艺术广场、下沉式雨水花园、水文化博物馆等地设置了8个展区,汇集23个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和200余名非遗传承人和表演者进行现场表演和展览展示,包括鼎丰真糕点、彪哥煎饼、朝鲜族打糕、朝鲜族泡菜、福义德道口烧鸡等非遗美食,关氏满族剪纸、李氏葫芦画、关东泥人张、徐氏中国结、韩氏草编、白氏面塑、李氏满族刺绣、玉雕、陶艺等传统工艺,琵琶、古琴、古筝等传统音乐,长鼓舞、高高跷、中幡、举刀拉弓、抖空竹等传统表演。让广大市民游客在体验与互动中,感受到非遗传承人的匠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其中,远道而来的兰州永登县的苦水高高跷,来自北京的天桥中幡,他们的高空表演和高超技艺,成为水文化生态园系列活动的招牌和亮点,彰显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无穷魅力。